今天是: 欢迎访问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芒种:“芒”有所获 “种”有所得
时间:2025-06-0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芒种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历史渊源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芒种”之名含义就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农时节令的总结,表现了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

表示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预示着芒种的到来。

【二候:伯劳始鸣】

指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

是指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传统习俗

“芒种”,在民间也称为“忙种”,是播种晚稻等谷类作物的时节。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本院概况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法律法规
工作报告
检察新媒体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新浪微博二维码
新浪微博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