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当易拉罐变身“高空炮弹”,你可能低估了自由落体的杀伤力
时间:2025-07-2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你知道吗

一枚30克的鸡蛋

从25楼自由落体

威力堪比子弹

一个空易拉罐

从18楼坠落

足以击碎钢化玻璃

就连一枚硬币

从高空落下

也能划开皮肉,见血封喉

这不是动作电影特效

而是物理学规律的必然呈现

也许你只是随手一抛

但对于地面的人来说

却可能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随手一抛,真的没事吗?

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体,一旦在自由落体中加速,将瞬间变为致命“凶器”,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随手一扔的背后

到底潜藏哪些危害?

NO.1? 危害公众安全

高空抛物行为最直接的危险在于对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威胁。这种行为对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

NO.2? 危害环境卫生

高空抛物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破坏公共空间的整洁美观,还会产生大量难以清理的垃圾,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更严重的是,这些高空抛洒的垃圾可能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进而引发疾病传播等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NO.3? 危害社会风气

高空抛物行为严重破坏社区和谐,不仅容易引发邻里纠纷、激化居民矛盾,还会造成社区氛围紧张。这种行为如果持续发生,甚至可能升级为社会治安隐患,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高空抛物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规定的独立罪名,于2021年3月1日生效。该罪名明确将“从建筑物或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纳入刑事处罚范围,即使未造成实际损害,也可能构成犯罪。

1. 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 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3. 行政责任

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高空抛物行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行为人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

综上所述,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具体判定需根据行为的情节和后果进行综合考量。需要注意的是,情节轻微的高空抛物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但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如果高空抛物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如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则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如何防范高空坠物


观察警示标志

在易发生高空坠物的区域,通常会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行人途经这些危险地段时,务必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周边环境,避免在危险区域长时间逗留,以确保自身安全。


对高层建筑物保持警惕

行经高层建筑区域时,建议保持警觉并快速通过。由于高空坠物通常呈抛物线轨迹,选择紧贴建筑物墙根行走能有效降低被砸中的风险。


风雨天气更要注意周围环境

在风雨天气等坠物高发时段,行人应当特别注意避开以下危险区域:外立面老化的建筑物、阳台堆放杂物的住宅楼,以及设有大型悬挂物或广告牌的楼宇等。


本院概况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法律法规
工作报告
检察新媒体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新浪微博二维码
新浪微博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